课程介绍
《重奏》课是器乐教学的实践补充。在重奏中,任何乐器都保持自身的独立个性,通过乐器各声部之间的亲切对话,彼此交流,主次互换,互相引导,互相衬托,共同推进音乐向前发展。课程主要训练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基本器乐演奏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,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、提高综合音乐素养。
该学期的课程根据目前学生演奏水平,采用钢琴四手联弹、民族乐器(古筝)与钢琴合奏、西洋乐器(长号、萨克斯)与钢琴合奏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,在个人演奏能力(音量的控制与平衡、音准训练、节奏训练、音色掌控)和团队协作两方面进行训练,统一双方的音乐处理、明确速度、力度句法等,使演奏逐步达到默契相融。
教学班级:2018级音乐表演1、2班
任课教师:刘帅
合唱是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,是极具表现力、感染力的“声乐交响”音乐体裁。合唱课可以通过演唱和欣赏经典优秀的合唱曲目,建立学生的音乐感知力(包括:音准感、节拍节奏感、调感、多声思维感、结构感、音色感等)。同时,合唱也是最能体现群体意志的音乐活动,它可凝聚人心,塑造个性品质,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,对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高尚品德、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教学班级:2018级音乐表演1、2班
任课教师:唐乐琪
展演现场
课程小结
《重奏》与《合唱》这两门课程均属于合作类课程,在独立学好学科专业基础课与器乐主课的基础上进行协作,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。在本学期课程中,《重奏》课程以钢琴四手联弹、民族乐器(古筝)与钢琴合奏、西洋乐器(长号、萨克斯)与钢琴合奏为主,根据学生的演奏能力选曲并进行两人一组的搭配组合。在平时的授课中,教师着重训练学生之间的声部平衡处理、音色掌握,引导学生互相聆听以此达到合作默契。《合唱》课程本学期以混声四声部合唱为主,授课中建立学生的声部线条感与和声感,在练好学生音准的基础上进行音色与情感处理。
在本次课程展演中,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课程要求,相比上学期的教学,学生们间的协作能力增强,上台表演怯场减少,能将上课所学习的内容较完整地展示出来。
不足
课程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,在一、二、年级各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下,这两门课更多的是将所学习的课程整合起来,并训练学生间的协作能力。通过课程展演,发现以下不足:
1.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,因上课时间有限,些许学生因基础不牢,没有跟上所学进度;
2.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在登台展示时略打折扣,因上台演出的压力,许多学生忽略平时课上所强调的“互相聆听”,个别作品的展演完成度不高;
改进措施
1加强.一、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,为大三的《重奏》《合唱》课程打好更加牢固的基础;
2.上课时多注重薄弱学生的练习,适当调整课程安排,因材施教;
3.增加实践演出经历,积累上台经验。
照片与视频素材:刘帅
文字统筹:林筱乐
排版:许文淏
审核:何昕宇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