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2025-2026第一学期第十周教研活动
为主动应对建筑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,建筑教研室在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召开了课程融合专题研讨会。
会议核心议题是探讨如何将智能建造、BIM技术、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与可持续设计等前沿科技模块,系统性地嵌入传统建筑学星空体育官方信誉好方案。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,一致认为必须打破现有学科壁垒,重构“技术+设计”融合的课程体系。应增设智能设计与建造、数字孪生、智慧运维管理等跨学科课程,并强化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环节,让学生在校期间即能接触并解决产业真实问题。
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:一是成立跨专业课程组,联合制定新版教学大纲与教材;二是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与实习基地,引入企业导师与真实项目。培养具备扎实建筑设计功底、掌握前沿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,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
2025年11月4日,工程管理教研室开展了主题为“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与教学工作优化研讨”教研活动,旨在落实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要求,全面排查本学期前半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,总结优秀教学经验,优化教学方法与管理流程,进一步提升教研室整体教学质量与星空体育官方信誉好效果。
全体教师围绕个人教学工作展开自查汇报,重点涵盖以下方面:
教学进度与计划执行:各课程均按教学大纲完成期中既定教学任务,进度偏差控制在 1 课时内,其中《工程项目管理》《工程经济学》等核心课程同步推进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,落实情况良好。
教学材料规范性:教师均已完成教案、课件、教学日志、作业批改记录等材料的整理归档,多数教师的教案包含学情分析与教学反思模块,但部分年轻教师存在课件知识点排版不够清晰、教学日志填写不够细致的问题。
课堂教学与学生反馈:通过学生评教、课堂观察等方式反馈,教师课堂互动设计、知识点讲解清晰度整体达标;但也存在部分理论课程课堂参与度不足的问题。
教研室主任牵头,联合老师们互查教学材料。黄嘉仪老师分享了《运筹学》课程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,通过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热情,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显著;陈建妹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经验,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
通过本次教研活动,强调期中教学检查的核心在于 “以查促改”,要求全体教师严格落实整改方案。

11月4日,土木工程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,主题为新增“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研讨会”集中实践必修课。该课程定位为“毕业设计预演”,强调全过程手算训练,全面禁用电算,旨在夯实学生的基本力学概念和规范查表能力。
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D值法手算风荷载下的框架内力,完成持久与地震状况的内力组合,并进行梁柱截面配筋计算,最终手工绘制一幅框架配筋图。学生在两周内需完成不少于8000字的设计计算书,并附上手算草稿扫描件、A1图纸及全过程指导记录。课程实行每日草稿提交和教师晨检制度,确保学习过程扎实有序。
为持续改进教学质量,课程团队将建立“手算范本库”和“常见错误警示集”,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依据。这一举措显著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规范意识。

11月4日,风景园林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,聚焦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优化与指导模式完善两大核心任务,形成系统性工作方案。选题环节,结合行业发展趋势(如生态修复、智慧城市景观、地域文化传承)与地域实践需求,确定选题重点围绕城市滨水空间设计、公园更新、乡村景观活化、海绵城市应用四大方向,纳入厦门本地真实场地项目,要求选题需明确核心设计问题、限定场地边界,避免过大过空,同时预留创新空间,鼓励融入 AIGC 辅助设计、低碳景观技术等前沿方法。指导模式优化方面,明确导师每周开展 1 次集中答疑与阶段性成果点评,建立“选题确认—方案草图—中期汇报—终期答辩”全流程时间节点管控。同时,针对往届毕设存在的图纸表达不规范、设计落地性不足等问题,进行优化讨论,为学生提供参考借鉴。此次研讨进一步规范了毕设工作流程,强化了指导针对性,为提升毕设质量、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11月4日,为进一步提升2026届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,工程造价教研室在日新206开展教研活动。教研活动围绕“紧扣专业前沿,强化实践应用”的核心要求,对初步征集的选题进行了集中审议和交换意见。教研室教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需求,重点分析了选题的创新性、可行性、实践价值及工作量饱和度。研讨认为,本届选题应更加注重与工程咨询数字化、全过程成本管控、绿色建筑经济分析等行业发展热点相结合,鼓励真题真做,突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。会议明确了下一步优化方向,要求指导教师加强沟通,细化任务,确保选题精准、优质,为高质量完成毕业环节奠定坚实基础。

图文:王玉芳、施鹭珊、陈梅凤、李广军、孙伟
编辑:何辉龙
初审:林玉梅
终审:李晓瑾



